文/张玉清
今年母亲去世三周年,忌日这天我回家去上坟,进屋的第一眼就看到了那套80年代的单人沙发,沙发套是紫罗兰色的三合一布料,颜色一点没变,还是那么平整干净,那是母亲和我一起缝制的,我就顺手把包放到沙发扶手上,不由自主的说了句这沙发还这么新啊!我慢慢的坐在沙发上,用手轻轻抚摸着沙发,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伤感,同时使我想起了好多往事。
那是1980年我毕业分回本县,经同学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伴,并没有太多了解,1981年我们就结婚了。记得当时对象兄弟姊妹多,家庭条件不好,也没让老家给买东西,我们自己找木匠打了两件小家具,还是结婚后才付的钱。母亲给我打了一个衣橱和木箱做陪嫁,另外又做了六套被褥,这就是我结婚时的全部家当。对象单位有一间宿舍,我们用两张单人床合起来,这还真是“名副其实”的双人床。然后用旧砖垒了个煤球炉子,底下留个出口掏炉灰,晚上在炉子出口用罐头瓶堵上,怕漏气在罐头瓶上包了几层布,感觉还挺科学,这就是我们县城的小家。
记得结婚那天是农历十一月初八,初冬的气温寒冷,树叶凋零,县城离老家有二十多里土路,我们两个一早从县城骑自行车回老家。我换了一身新衣服,紫色上衣藏青色裤子,那也是第一次穿成衣衣服,对象穿了件新咖啡色裤子,旧学生蓝迪卡上衣,袖口边已经磨坏了,里边套一件军用棉袄,由于经济条件差,对结婚也就是得过且过。婆家没给我们准备结婚的房子,是用大哥家的房子做新房。当时农村人结婚都是从家里做饭请客,娶媳妇就图个喜庆热闹,从自家院子里垒个大锅头,锅底下烧着劈柴,熊熊燃烧的火苗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,乡亲们有说有笑忙里忙外。谁家要是娶媳妇乡亲们提前就听说了,全村的大人孩子都兴高采烈的去看新娘,闹洞房,这与当时的经济欠发达有很大关系,平时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,看娶媳妇也是一种生活乐趣。由于是土路骑自行车走的很慢,到家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,进胡同就听到大喇叭在唱豫剧《朝阳沟》,欢快的喇叭声也是那个年代农村结婚的时尚形式。
我也和其他新娘一样尴尬的度过了紧张的一天。结婚三天后,我们就搬到大哥家的一间小房子里,屋里临时放了一张旧双人床,听说是原来姑奶奶用的。后来再也没记得从那屋里住过,都是当天去当天回,尤其是过年要骑自行车连续跑好几天。今年我还做过一个梦,梦到回老家了没地方住,婆婆娘慌里慌张的笑着说没事,我给你们收拾收拾这个屋,我看着她收拾的是一间小房子,里面放了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,后来醒了,回想刚结婚的时候就是这样。我想回老家没地方住,这事好像深深的印在脑子里。
结婚一年后,爱人单位建了家属院,我们分到一间半房子,比原来多出半间房,里边放个单人床,这样方便好多。1983年添了儿子,母亲给我们看孩子正好有个住处,心里挺知足。孩子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,虽然每天忙的团团转,但也其乐融融。当时住的家属院是敞开的通院,我们就在院子里种些蔬菜,茄子、辣椒、西红柿、黄瓜,那时种的蔬菜是纯天然无公害,特别是黄瓜西红柿,摘下来用手擦擦就吃,味道纯正鲜美。
当时我们家就像赵本山小品里说的,只有一件家用电器“手电筒”。于是我们就做了存钱计划,每个月定期存五块钱,积攒着想买台黑白电视机。后来发现有孩子需要做衣服,缝纫机才是最急需的,那时因为工资太低,舍不得给孩子买衣服,都是买布料自己做。因此就先买了一台“英轮牌”的缝纫机,看着新缝纫机我如获至宝,想做个缝纫机罩盖住,防止不用的时候落灰。我就兴致勃勃的买了块白的确良布,按着缝纫机上面大小剪下来,用缝纫机学着做。结果真没有想的那样简单,由于刚学蹬缝纫机老是倒转断线,针脚也走不直,就拆了再做,不行就再拆,最后我终于把缝纫机套做好了,周边还加了精致的裙边,自己感觉挺满意,到现在保存的还是完好无损。母亲给我们看了一年孩子,接下来又找了好几个亲戚帮忙才到年底。
1985年春节后刚上班,我们就把孩子送幼儿园了,当时孩子还不到两周岁,因为长的个子高,说话又清楚,我就给幼儿园的老师说,孩子两岁半能自理,年龄小了幼儿园不收。从上幼儿园几乎一天不耽搁,刮风下雨也得送,因为没人看孩子。我对象工作忙,晚上还经常加班,这样我就包揽了家里的全部家务,包括接送孩子,后来竟然有朋友认为孩子爸爸是当兵不在家。记得那时去幼儿园的路是土路,每到下大雨到处是泥水,自行车都推不动,只好穿上靴子背孩子走着去幼儿园。中午我从来不休息,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,赶上孩子发烧我就一夜不睡,每天还得按时上班。由于精神紧张和超负荷运转,在32岁的时候就得了高血压和严重的乳腺增生。1985年我对象单位让他参加成人高考,他就是命好,懒人有懒福,还真考上了德州党校大专班,脱产学习两年半,他是从来不管家里的事习惯了,高高兴兴的去德州上学了,家里就剩下我和孩子,我那时年轻能抗,从小在农村吃苦耐劳闲不住,也多亏我家孩子听话,从来不叫我着急生气。
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,我们家终于买了一台十四英寸,上海产“友谊牌”的黑白电视机,为了防灰尘污染,我和母亲商量着再做个电视机罩,母亲做针线活是把好手,她就先用纸比着电视机剪个样,再按照纸样裁剪布料,我用缝纫机加工,母亲在罩前面绣上了电视机的牌子图案,当时也真是下了一番工夫,感觉还挺不错,可现在看早已落伍了。后来看到邻居家打沙发,价格也不贵,因为沙发包的布没法拆洗,为保护沙发还得做个套,做沙发套可不是个小工程,沙发又大而且拐弯又多,我帮着母亲裁剪,为了美观好看,在扶手两侧缝上加个缝筋,筋里是用布包上一根绳,这样筋才能凸出来,母亲先用手缝一圈固定好了,再让我用缝纫机加工,这样就一次成功,沙发套前面加上荷叶边,布料是三合一布料,也不退色,真是美观又实用。在文章开头我回老家看到的就是这套沙发。后来我们家又买了“燕舞牌”的录音机,我又认真的做了套罩上,三十多年过去了,缝纫机和录音机依然是我心中的宝贝,因为它们记录了我努力奋斗的生活经历。
勤俭节约,艰苦奋斗是我的生活宗旨,在多少年里我很少给自己买衣服,常年穿单位发的工作服。儿子直到上高中还一直穿自己做的布鞋,我们家每天就是中午炒一次菜剩下晚上孩子吃,我们两个吃咸菜,这也是从老家养成的习惯,现在才知道吃剩菜不好,以前也没有这么多讲究。有一次我在家说起以前过日子是多么节俭,儿子就说他从小就没记得吃过排骨,听了这话我心里很是内疚,想想还真是没记得买过排骨,因为排骨比肉还贵肯定是舍不得买。
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,那些陈年旧事已经深深地埋在心里,有美好、也有心酸、我们虽说算不上成功之人,可作为农村孩子,靠自己的努力和党的政策成为脱产干部已经很知足了。我想人只要充满希望和不断努力,永不放弃就会有收获!现在闲暇之余,想想这些往事也是件很幸福的事!
作者:张玉清 夏津县退休干部 爱好:唱歌 、运动 、读书。
壹点号 有源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,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,本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