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装修日记 >

房价越调越涨的真正原因「房价为何越调越高」

大家好,今天是2022-9-12,老温乱弹第40期文字版。

控制房价上涨,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。但是这些年给人的感觉就是:越调控越上涨。

这是什么原因呢?老温没有学过高深的经济学。只想从供求关系的简单原理和国有企业该有的责任和作用乱弹几句。

我们知道,供大于求价格下跌,供不应求,价格上涨。就好像我们养猪。猪养得多了,吃肉的人少,这猪肉就便宜了;如果猪肉的价格贵了,那我们就应该多养猪。

但是我们发现,每次调控不是增加土地的供应,反而是减少土地的出让。这就好比猪肉贵了,不是想着多养猪,而是少养猪。这就造成新的供不应求,必然导致供需的进一步失衡。

既然不能增加供应,那就在需求端做些文章。不得不说地方上在需求端的操作比在供给端积极多了。
供给不能增加,那就抑制需求,注意我说的是抑制,而不是减少。首先是对购房者资格的限制,比如我们知道的户口限制,稳定工作和社保年限等等要求,把一部分购房者排除在外,从供求关系上来讲,需求少了理论上能降低房价。

此外还有一种抑制房价的手段也应用得非常娴熟。那就是房贷利率的上下浮动。本来勉强买得起的,因为利率的上浮而变得买不起。这好像是个好方法,在保证房价不上涨的同时提高了购房总成本,让一部分人放弃买房的想法。另外说一句,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坏账率是极低的,但其利息却越来越高,甚至超过了其他风险更高的贷款利率,这不能不算是一个怪现象。

刚才说到抑制需求,但抑制需求不等于消除了需求,这些政策措施只是把需求留在了以后。
不加大供给,只抑制需求有什么好处呢?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对地方正府的土地资产的价值造成危胁。

从供求关系上看。供给没有增加,而需求也没办法降低,想要降低价格,似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。而且为控房价而实行的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,提高房贷的利率水平等提高成本的措施最终都会体现在房价里。

我们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。国有资本应该为全民服务,具有公共公益属性。

房改以后,房产类国企权属的划转和考核机制历经多次变化,使房产类国企和央企逐渐转到以盈利为目的。忽视了国企和央企的公共服务职能。18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指出了国有资本的公益性作用,要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做出更大贡献。
实际上,国企央企,以自身政治优势和融资成本优势,流入各地,高价拿地。一时间,原本主业与房地产毫不相关的煤炭企业、零售企业纷纷涉足房地产,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地王。这最后都由购房者买单。完全偏离了国资的公益性属性。
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明确国有企业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角色定位。

住房双轨制,我觉得是一个好的制度安排。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性住房。为先富起来的,对居住有更高要求的,提供商品房。
老温认为,当下地方上应该放弃短期利益,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,及时、足量地提供保障房供应。
保障房建设利润低,国有企业无疑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。

去年年底到今年以来,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,造成一大批房地产企业破产倒闭,房地产企业的减少必然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。
可以肯定的是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肯定不利于消费者,垄断优势扩大可能导致新一轮的房价上涨。所以,这里又要强调国企、央企的作用。国有企业一定要发挥房价定海神针的作用,切实贯彻国家的行业指导政策,以保障民生为己任,切不可一切向钱看。

另外,土地收入无疑关系着地方钱袋子。看新闻说有些地方财政吃紧,甚至拖欠了公务员工资五个月。这当然不仅有房地产低迷的原因也有疫情的影响。但是我想,这给地方上敲响了警钟。是时候要转变产业结构了,不能够再依靠房地产挑大梁了。

今天就聊到这边
我是老温,感谢收看老温乱弹,我们下次再会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,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,本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