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装修攻略 >

公路人37度的“热”与“爱”——碧口公路段高温修补坑槽侧记

37度的“蒸烤”

6月29日早上6点,碧口段机关院子里,小修队已经开始“烧火”制作公路人的特殊“早餐”,木材引火、鼓风催热、煤炭加温沥青混合料。“为了确保中午高温铺设沥青混合料修补坑槽,我们从早上6点就得开始准备。因为温度越高,混合料密实度越高,坑槽修补质量就越好,所以高温好天气,我们就要提前准备、抢抓时间修补坑槽。”碧口段小修作业队冯队长边介绍边擦拭因炭火蒸烤而初现的额头“晨露”。一份37度的公路人“早餐”,便是陇南公路人一天忙碌的开始。

37度的“洋镐”

测量划线

8点15分,由碧口段机关管理人员、养护作业队成员临时组成的坑槽修补养护队全体人员集结于国道212线K673 700处。“我们今天的作业内容是修补麒麟寺隧道口四处坑槽,消除跳车隐患,施工风险较大,现场要规范布设养护作业区,交通引导员要有序引导过往车辆通行,所有作业人员要在作业区内作业,禁止跨区作业和区外作业。”副段长赵李清对全体人员进行了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及分险告知,按照规范,结合地形,融合风险,布设养护作业区,设置交通引导员,各小组按照预先制定的施工方案,分工协作、依次推进。

切割边框

由机关新进大学生组成的第一小组,首先用直尺和铅笔绘出矩形病害区,再用切割机切出矩形边框,“要瞄准作业线,找准切割点,把握好切割深度”,碧口段切割“大师”唐师向新进大学生讲解到。然后人工深挖去除杂质,整理出作业面,“你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用洋镐,一定要注意手握的角度和脚站立的位置,要会用巧劲”。退伍军人张师两脚分立、瞄准点位、手起镐落、料起坑显,“同时,要会避让危险,保护好自己”。最后吹风机深度清理加人工精细清扫。“第一次这样干活,看似简单的操作,原来里面蕴含了这么多的技巧和经验,以后要多向老同志们学习。”新进职工小齐摸着发热的洋镐,深情地说道。对于刚入职的他们,一切都是新的,37度的洋镐,便是他们走进公路、成为公路人的开始。

挖掘油皮

第一个作业面完成最后一道“工序”,第一小组转移至下一病害点,第二小组迅速跟进对坑槽进行刷油,人工炒料,铺洒混合料,再用小型平板夯夯实,最后再刷油封层。伴随作业面逐步形成,修补工作跟进完工,截止上午12时,第二个坑槽修补完成。上午的预期工作任务顺利完成,公路人返回驻地,进行简短的午休。

37度的“情怀”

为了抢抓高温有利时机,简单吃过午餐后,公路人又急匆匆奔赴一线,对于37度的高温,热气腾腾的油路,他们就是逆行者,他们向阳而行、向路而行。午后的公路,在骄阳的照射下,冒着热气,逼退了过往的司乘及路人,却无法阻挡公路人奋进的步伐。

拌料准备

下午2点15分,公路人再次聚集在骄阳下,“今天最高气温37度”,司机魏师说到,对于老一代公路人,37度可能习以为常,可对于“新人”,37度,适合待在房间、吹着空调、刷着抖音,而今天的他们,却没有那么幸运,他们有的握着洋镐上下挖掘油皮,有的推着斗车来回转运废料,有的捏着扫帚深入浅出清理作业面,高温是一种考验,高温下作业更是一种考验。第三个病害区,位于隧道口,临近中庙镇。“今天温度高,小师傅,你们可以站在树底下、阴凉处”一辆红色川H车主降下车窗说道。“这儿下坡带急弯,你们司机视线不好,制动距离长,我们得站在这儿,给你们提前告知引导,大太阳,也得坚守,安全第一”,交通指挥员杨辉一边指挥车辆一边解释道。

油料摊铺

下午4点,第三个坑槽修补完成,大家顾不上擦拭额头滚动的汗水,来不及喝一口杯中酝酿已久的白开水,便收拾工具,清扫“战场”,转战下一个作业区点。“大家休息一下,吃点西瓜,喝点水,歇一歇”,这是碧口段专门为养护人员准备的清凉“下午茶”,对于37度的高温,40度的路面,一块冰凉的西瓜,便是最好的慰藉。小伙子们蹲坐在路边,拿起西瓜,汗水与汁水混合,疲惫与笑容交织,公路人最美的镜头,便是这沾满泥土的双手,一边擦拭汗水,一边啃着西瓜。

伴随太阳逐渐西斜,作业任务也逐渐完成,“我们这是太阳不下山,养护工人不下班”,司机王师打趣到,也许,对于公路人,他们没有“时间观念”,他们心里只有“坑槽不过夜”,高温,他们不惧,下班,他们无悔,这便是对公路的37度热爱。因为这一种热爱,才有了公路情怀,才汇聚成了陇南公路人精神,才有了大家便捷安全的交通环境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,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,本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